这是我关于返乡务农、体验生活的实践。自己来自农村,对农村生活也有一定了解的我决定把在大学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带回农村,将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仅可以将外界的先进技术和理论知识传播到知识贫乏的农村,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可以使自己学以致用,更深层、更切实、更全面地了解当代农村的发展,体验当代农村的生活习俗和农民的劳作方式。
插秧篇
好像从外出求学起,就没有机会在家插秧了,这次由于疫情的原因不能按时返校,让我得以重新体验小时候插秧的乐趣。从前期的犁地、施肥、事先播种的小稻苗,再到后来激动人心插秧时刻,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播种希望的时光。
插秧前一天晚上,母亲先挨个去亲戚家,告诉他们明天插秧的事,再回家准备一些零嘴儿,比如糯米团、油团、糍粑、五色饭等,为插秧这项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插秧当天,父亲和母亲早早的起来,把所需的装备一一收拾好,准备好早餐,再叫我起来吃早餐。父亲载着我去到田里时,田间里,人们已经开始在劳作了。只见年轻力壮的叔叔,在奋力的开着拖拉机一遍又一遍的着犁田,等泥土被犁得很浓稠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就各自抓着一大把的稻苗,弯着腰开始插秧,一边插秧一边闲聊着家里的琐事,就连我五岁的小侄女也来了,在她母亲后面笨拙的学着插秧。
看到这场景,我也迫不及待的下了摩托车,激动的跑向田间,抓起一把稻苗就往犁好的田里走去。我弯着腰、弓着背,装成老手模样的插着秧,然而事实就是没插好,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慢慢传授她多年的技术经验给我。最后,在母亲的耐心指导下,我轻车熟路的跟着七大姑八大姨并排插秧,觉得自己挺厉害的。快乐又疲惫的插秧结束后,腰酸背痛,想到我那一辈子都在土地里辛勤劳作的父母亲,眼角有些湿润。
美食篇
很小的时候,我经常跟着奶奶一起去买菜做菜做饭。每次奶奶给我一把小椅子,让我坐下,帮着她剥豆子拣菜,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那个时候的我,懵懵懂懂地重复着这些简单劳动,却并不懂得奶奶是在教我做饭,教会我一生里最平凡但也最不凡的事情。现在我长大了,独自穿行在超市生鲜区,总觉得脚步轻盈欢喜四溢。
因为疫情的突然袭击,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种平凡而普通的生活,起初内心是窃喜,因为可以好好休息下,但是后面开始心慌,因为没事可做,无聊、孤独、空虚寂寞冷,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我们开始试着让自己静下来,寻找各种事情去做。疫情期间在家的我,几乎每天都会在厨房捣鼓着,每天看着各种美食视频攻略,然后就开始尝试去做。
原来,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与修行。不开心时做一顿好的吃下去,就不再惧怕风风雨雨。所以一定要学会做饭呀,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为了在这个温柔与残酷并存的世界里,用美食与能量治愈自己。
放牛篇
2019年即将结束,2020到来的时候,中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这次疫情影响我们正常的复学,在家待了三四个月,号称最长假期。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上完网课,把家里面的牛牵到草地里,有黝黑清香肥沃的湿泥从拾稻穗的小伙伴脚丫缝争先恐后 “唧唧” 地窜出,还有白色的小野花,给这幅画增添绚丽色彩。草地上还有白色的小野花,给这幅画增添绚丽色彩,自己躺在草地上看着牛在哪里吃草,忘记学习的压力,这是很多城里人没有体验到的乐趣。这壮乡放牛景,体现出最朴实的乡村生活,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想我们更应该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练就过硬本领,在社会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个人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有为青年。这次参与家乡实践,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民朴实的生活,亲身感受了农收的不易和农民劳作的艰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强了扎根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